【所庆60周年】首儿所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认证_首都儿科研究所
日期:2018/7/5 0:00:00 来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所庆60周年】首儿所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认证
首都儿科研究所信息化建设自2002年全面启动,经过十余年的不断累积,特别是近三年的集中建设,建成子系统模块100余个,全面支撑医院业务需要。基于医院信息平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建立了统一的医疗数据中心,为临床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为检测建设成效,我院对照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申报并通过了五级认证。 一、国家级“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背景 2009年,新医改方案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要求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目标。2010年,受原卫生部医政司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成立电子病历试点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等电子病历相关的业务规范与管理性行业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作为医院信息化评审工具中的国家级标准,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依托标准,在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的指导下,医院管理研究所开展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已对全国医疗机构连续七年开展年度测评,覆盖二级及以上各类型医院近七千家。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共分为0-7级,其中五级以上为高级别。2011年至2016年度,先后有42家医院获得高级别医院认证,其中七级医院2家,六级医院11家,五级医院29家。 2017年总共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3897家医院参与此项工作,经过数据上报、系统初评、资料审核和专家现场复审等评审流程,并经专家组审议认定,我院作为首批通过高级别医院评审的14家医院之一,获得了医院管理研究所“2017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的认证。 二、达到五级认证,信息系统需要实现哪些目标?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要求:统一数据管理,中级医疗决策支持。分级评价包含两个维度的考核:一是有没有,考核信息系统功能是否全面;二是用不用,考核各职能和业务处室是否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做好本部门工作。 我院依托信息平台,实现了跨系统、跨异构、历史及实时数据的统一管理及展现,共计750万余患者信息、2600万余就诊记录,3亿余条数据纳入统一管理。提供临床诊疗规范、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等统一的知识库,为各部门提供集成展示、决策支持等功能。 三、五级建设初见成效,管理、临床、患者都有哪些获得? 1、为经营管理者提供指标监测 根据管理需要,设置三级216个指标项的集中展示(BI),随时掌握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供各级管理者做出决策调整。 2、为临床医护提供医疗数据全景展示 临床医护可以获得患者全治疗过程的医疗数据,无论在门诊还是住院均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历次就诊记录、病程记录和检查检验报告、治疗或手术记录。 3、为医疗质量环节监控提供数据和知识库支持 病历质控、临床路径、合理用药、临床指南智能提示、禁忌症提示、高危药提示、手术分级管理、特殊抗菌药分级管理等知识库和校验规则库,应用到临床的每个医疗环节提供质量控制,保障患者安全。完成检查、检验、用药和手术的闭环数据呈现,随时掌握医嘱执行各环节的进展。 4、为临床科研提供专科/专病基础数据库 建成心脏外科、癫痫、神经感染免疫、新生儿胆汁淤积、儿童肺炎、儿童重症休克、肾病综合症等多个专科或专病数据库;医学研究数据库为临床提供相似病历的查找,方便医生学习。 5、为患者提供就诊便民及健康管理服务 基于患者以时间轴为序的全景数据,在即将上线的微信惠民中向患者提供各类预约管理、候诊信息、费用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处方查询、用药指导、院内导航等便民措施,方便患者快速获得有效信息,提高就诊效率和院外治疗依从性。 四、再接再厉,信息化永远在路上 数字化的今天,信息化建设永无止境。未来医院将在精细化管理,互联网+健康医疗、互联互通、惠民服务以及AI在临床的应用方面进行探索,对标更高等级的电子病历评级标准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服务临床,惠及百姓。(文/刘赫晨)
时间:2018-07-05 文章来源:信息中心 |